信阳茶人周开启对圣经 陆羽《茶经》深度解析
浉河港官网-正宗原产地信阳毛尖、信阳白茶、信阳红批发首选 / 2018-08-29 / 浏览次数:1369

导读:真正的茶人必有区别于常人的品质标志。这种标志之一就是:他在对话《茶经》中认识自己,在对《茶经》的理解中理解世界和生命。因为陆羽《茶经》乃茶人之《圣经》。

信阳毛尖


不是因为陆羽《茶经》告诉人们有多少烹茶的方法,也不是《茶经》为中国的茶道设计了哪一个程序。《茶经》堪称茶人《圣经》,那是因为:《茶经》作为文化符号呈现出来的大气之美、探索之美、精雅之美、敬畏之美、理性之美,在历史中揉合幻化为茶饮世界的光晕效应,茶人沐浴光晕,获得了自己的精神崇拜、行为仿效、情感敬畏、价值归依和思想启示。

信阳毛尖

经典的依据

理性之美

中国文化不是没有理性的分析,但我们更热衷于感性的体验,我们更乐于使用感性体验产生的“诗性表达”。因此几乎在每一学科领域,现代之前的中国都缺少像西方学界那样令人生畏的专著:庞大的逻辑体系、严密的论证分析、网状的层次结构。《茶经》之前,中国人的茶饮活动已经延续了六、七千年,但是先民的茶饮感悟,鲜见于逻辑的整理。前人留下的,基本上只有感性的只言片语。即使文学艺术方面,魏晋之际已经有《文心雕龙》那样的学理的、系统的专著,茶学领域也只是到了《茶经》这里,中国茶人才发现理性的美丽,中国人才发现:原来茶学可以这样研究。《茶经》全书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从与茶饮相关的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出发,对茶事活动条分缕析,第一次以学理的方式,逻辑地、系统地向世人层层展示茶饮世界的魅力。尽管《茶经》作为开创性著作,它的理性介入表现得并不成熟,但是把理性思考引入茶事活动,终究是《茶经》对中国茶学的重大贡献:正是理性思考的介入,茶饮研究才拥有成为一门学问的基础,茶学才正式宣告自身的成立。《茶经》之后的茶学著作,学理色彩日益浓厚,实乃《茶经》理性光晕映照的结果。

信阳毛尖

精雅之美

《茶经》是精雅之美诱惑之下的产物。历史资料表明,《茶经》作者陆羽善于在审美中经营心绪,他“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唐《国史补》)。为了达到“物尽其妙”的理想,《茶经》对茶之出、之采、之造、之具、之器、之源、之水、之煮、之境,都有自己的精致设计与苛刻要求。《茶经》以此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指向精致与闲雅的品饮世界。这一世界因为为唐代文人雅士的自我体验、身份确认提供了绝佳的方式,而在当时引领了社会的文化风尚,并由此引发了商业、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对茶事的关注与介入,茶事和茶学主体构成在这里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由此可见,《茶经》的美学意义既表现在它以形式美学的尺度为茶饮立下标杆,更在于它从形式着手引发了茶饮方式与茶事活动的根本变革。《茶经》之后,茶学论著和其它形式的茶饮艺术作品——从诗歌到绘画,都更多的强调茶饮的艺术品味。在历史文化的视角下,这一点意味着《茶经》宣告了茶饮领域迎来了自己的审美时代。

信阳毛尖

敬畏之美

《茶经》对精雅之美的苛刻追求正以敬畏精神作为哲学基础。《茶经》中陆羽承认自然的神奇伟大与美妙,感叹人类技能的有限与浅陋;《茶经》每个方面的创见都依据于茶饮的健康、愉悦功能。正因为这份可贵的敬畏,《茶经》才有诸如“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的精微发见;才有繁杂的采制工具;才有对“精华之气”的考察研究。我们可以透过《茶经》苦涩的文字,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敬畏精神,飘浮于世事人生中的陆羽,怎能平静下自己的心灵?何以几十年不间断地沉浸在对那片茶叶的寻觅中?也许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美的敬畏,可能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特别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敬畏精神正在文化的表层,慢慢演变为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而《茶经》却提示我们,同样在昌盛、自由的唐朝,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的时代,自信并没有消解敬畏精神。

信阳毛尖

大气之美

陆羽《茶经》毫不避讳地把陆羽自己的烹茶方法命名为“陆氏茶”,与“伊公羹”并列刻写于作者所设计的风炉上。对于七千多字的第一茶学专著,陆羽充满自信地以“经”命名自己的作品,这更需要勇气和自信。《茶经》之后,中国又不断冒出新的茶学专著,例如《煎茶水记》、《大观茶论》、《茶录》、《茶谱》、《茶疏》、《茶解》、《补茶经》、《续茶经》,这些专著始终保持着对《茶经》的尊崇,不敢以“经”自称。就连大宋皇上赵佶也只能以“论”字命名自己的作品曰《大观茶论》。历史证明:陆羽的自信,不是狂妄与虚妄的自信,陆羽的自信建立在坚实的思考和卓越的实践基础上。

中国文化的谦卑意识在思想上成功地制约了文人自由表达的欲望,而陆羽则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则显得尤为独特。他虽口吃出身,弃婴出身,戏子出身,但他似乎从来都没有缺少过自信与大气。《茶经》正是这种大气之美的体现。


探索之美

《茶经》是探索精神的产物。为了写好《茶经》,陆羽20多岁即开始了自己的探茶之旅。他北上信阳,西进秭归、襄阳、巴山峡川、宜昌,南达庐山、南昌、肇庆、广州;东进江苏茅山、长兴、吴兴。此间由于陆羽需要不断地更换住所,所以他也就必须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为了写好《茶经》,陆羽更要像神农尝百草那样品尝各种茶叶,他需要思考各种采制工具、烹茶器具的制作;他甚至要像哲学家那样面对各种形式的流水,思考天人的关系。《茶经》的准备、写作、修改和完善,历尽挑战与艰辛,而把这一切化为神志的愉悦,只有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探索。把《茶经》视为探索之美的茶学呈现,这一点毫不过分。


经典的意义

《茶经》成为天下茶人的《圣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经》引发了茶人的行为仿效

《茶经》在成书之后,随即流传于世,时人纷纷传阅《茶经》。饮用者模仿其烹茶的形式,采制者感悟其时辰之奇妙,行商者开发其销售之功效。后世茶人的茶学著作,也多摹规拟制,借鉴《茶经》的结构框架,延伸《茶经》的研究范围,补充《茶经》的缺失遗漏。唐代以后,不少迁客骚人想在陆羽的基础上续写《茶经》,如南宋的陆游在“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汗青未绝《茶经》笔”等诗句中,都表达这一意愿。而宋代蔡襄撰《茶录》二卷,是因为蔡襄认为陆羽的《茶经》不载闽茶。再如,清代最大茶书《续茶经》,作者陆延灿撰于1734年,全书分正文三卷、附录一卷,约七万字。其目次依照《茶经》,分为十目。上卷续《茶经》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续《茶经》的四之器;下卷又分上中下,卷下之上续《茶经》的五之煮、六之饮,卷下之中续《茶经》的七之事、八之出,卷下之下续《茶经》的九之略、十之图。上述绵延不绝的仿效,终于汇聚为今天中国茶文化的宏大景观。仅就此而言,我们即可视《茶经》为茶人《圣经》。

二、《茶经》已成为茶人的精神崇拜

真正意义上的茶人,虽然也和常人一样“花间渴望相如露”,却更能在“竹下闲参陆羽经”中体验放达、从容、娴静、优雅。因为茶人有《茶经》作为自己精神的崇拜。有了《茶经》为底蕴,茶人就足以对自己的道德、品质、事业、人生有了信赖,对自己热情的对象,有了依赖。中国茶学专著众多,而说到《茶经》,每一个茶人首先作出的反应可能不是参考它采制、煮饮的方法,而是亲近、自豪之感在心里生发。茶人从心理上,把《茶经》视为自己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这正是精神崇拜心理现象是光晕效应。《茶经》已经作为符号,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园区里的雕塑、包装上的文字、文章里的引用……这些,我们知道,《茶经》不是以教条的形式俯视我们,而是以价值符号传递的精神与我们相会于一个个不经意的品饮之际。


三、《茶经》延续为茶人的情感敬畏

在宗教里面,保持着一种可贵的品质,那就是情感敬畏。真正的茶人,亦常怀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只止于对自然、对真实、对生命的敬畏,而是把敬畏本身视为生命的必然结构。所以真正的茶人,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又能保持着精神上的饱满与自信。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姚国坤主张的 “理、敬、清、融”,范增平提出中国“和、俭、静、洁”的茶艺精神,都体现出茶人特有的自我约束,他们都源于类乎宗教的情感敬畏。茶人的敬畏关乎两个方面,首先作为精神崇拜的延伸,茶人对《茶经》和陆羽的情感敬畏;其二是作为基本的价值构成,茶人以群体的形式在当代保存了敬畏之心。今天,在茶艺中仍然保持着一道道特殊的程序,在欣赏茶艺的时候,我们也许没意识到:那优美的形式守护下的庄严仪式,其核心正是一种情感敬畏。

这样看来,《茶经》在哲学与文化上已经作为符号召示着茶人的价值归依而无时无刻不在启示着天下茶人。故尽管《茶经》不像《圣经》那样成为西方仪式上必备的宣誓对象,但是面对《茶经》,茶人就如同圣徒那样即刻体验到虔诚与圣洁,感悟到庄严与崇高。

“《圣经》是人生意义启示的最高峰”,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这样说。作为中国茶人,我们同样可以凝视陆羽《茶经》说:“《茶经》,是茶人人生启示的最高峰”。

 

信阳毛尖

更多有关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shihe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