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茶北移信阳三十年后的福鼎大白茶种| 古法天成的信阳白茶
浉河港官网-正宗原产地信阳毛尖、信阳白茶、信阳红批发首选 / 2022-06-13 / 浏览次数:630

白茶是中国绿、红、黑、黄、白、青(乌龙)茶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信阳白茶既讲古法,又靠天成

“色泽翠,茸毛多,节间长,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条索肥,白毫显……”信阳白茶创始人周开启爱用朗朗上口的节奏介绍信阳白茶,像诗歌一样好听,又像山歌一样亲切。对当地人而言,信阳白茶是自然的无私馈赠,是时间的神妙运化,更是祖祖辈辈传承的智慧。

90年代末期信阳本地从福建福鼎原始母株引种成功了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积累探索,信阳茶人周开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信阳白茶加工技艺。信阳白茶与其他茶种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既讲古法,又靠天成,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种智慧充分体现在信阳白茶的采摘选材、加工制作和贮存工艺中。

信阳白茶尤重选材,有经验的周开启茶人往往选择三十多年的老茶树,摘取颜色草青、肥壮粗厚叶芽。“皛芽”取肥壮单芽,“润灵芽”则取一芽一叶,“绽琼芽”(则取一芽二叶为主要原料、“兰芽玉蕊”则以叶为主的原料。

信阳白茶加工延用古法,经自然萎凋,不炒不揉,文火足干,充分利用了温度和阳光,以适度的自然氧化,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使得信阳白茶具有抗炎清火、保护肝脏等效果和素雅清幽的口味。

明代田艺蘅《煮泉水品》载:“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被认为是白茶采摘、制作的雏形。其中“生晒”指的就是自然萎凋技艺。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茶的萎凋并不是单纯的鲜叶失水,而是随着叶细胞液浓度、细胞膜透性的改变以及各种酶的激活,引起一系列内含成分的变化,从而形成信阳白茶特有的品质。

对于信阳白茶来说,储存的过程也是利用时间的力量进行加工的过程。当年信阳白茶毫香显、滋味鲜醇,陈年白茶则会形成特有的“花香蜜韵”。随着年份增加,陈茶绿色逐渐减少,黄色和褐色逐渐增加;香气方面呈现清花香、毫香和青气不断减弱,陈香、枣香、甜香与蜜香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滋味方面体现在鲜度和青度逐渐降低,醇度、甜度和陈度逐渐升高。

陈年白茶还有保健药用价值,信阳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十年丹”的说法,就是信阳白茶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晚清以来,北京同仁堂每年购50斤陈年白茶用以配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和他的科研团队,在2011年做过一项研究,从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分析了白茶抗衰、抗炎、降脂、降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保健养生功效及其科学机理。研究成果显示,陈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复酒精肝损伤和调理肠胃等功能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全球食品化学权威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美国)2018年第66期,刊发中国农业科学院林智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在年份白茶中发现的7种新化合物EPFS成分,具有抗心血管疾病和预防、治疗糖尿病作用。学界称为“老白茶酮”的EPFS成分在白茶中的含量是其他茶类的百倍,并随着白茶年份而呈线性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因信阳白茶散茶运输储存不便,周开启尝试将以大叶为主的原料制成的信阳白茶紧压制成茶饼。消费者发现紧压白茶在烘焙过程和存储过程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以及非酶促氧化,使紧压老白茶呈现各种不同口感、香气、汤色。所以即使现在运输和储存技术更新换代,圆润可爱的茶饼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种高度利用资源禀赋、天然能源和时间效应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信阳白茶口感上许多变数,也是信阳白茶最有魅力的特征之一。

“茶叶离开了文化就是一片树叶,必须提升信阳白茶的文化附加值。”在浉牌信阳白茶的生产车间,信阳白茶创始人周开启看来,要利用茶文化加快信阳白茶茶产业发展。

作为新茶农,周开启在提升制茶工艺和茶叶品质的同时,不遗余力推广信阳白茶和中国茶文化。为了推广信阳白茶,周开启率先制定起草了信阳白茶领域的“信阳白茶”、“紧压信阳白茶”、“信阳老白茶”三项标准,以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黄庙生态茶厂作为信阳白茶的生产加工基地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