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从十大名茶到现在的身份尴尬,到底错在哪?
浉河港官网-正宗原产地信阳毛尖、信阳白茶、信阳红批发首选 / 2021-07-15 / 浏览次数:1350

河南信阳产茶历史很早,《茶经》中就曾记载说“淮南茶区光州上”。光州,古指今河南潢川等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唐代的时候主要是做饼茶的,称为“大摩茶”,宋代以后又改为做片茶散茶。至于“毛尖”这个词汇,最早是出现在清代的,那时候,信阳出的茶被称作“本山毛尖”,清末时期车云茶社的一些人到西湖龙井茶区和安徽的六安茶区购买了一些茶树籽,还学习借鉴了这些地方的制茶方法,回来之后把制成的茶称为“车云龙井”。

1915年,拿到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了金奖之后,就正式的更名为信阳毛尖茶

新中国成立以后把它归为毛峰茶类,称为“豫毛峰”。1959年评为全国10大名茶之一。

他的主产区是河南省信阳市西南山区和商城新县一带,更具体点讲就是大家常说的五云两潭一寨,分别是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这几个地方。

这边的海拔多在300米以上,高山峻岭,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是一个非常优良的产茶地。

标准制作信阳毛尖茶用的原料,当地有个土种群体种,叫“旱茶种”,但是今天用得很少,甚至很奇怪的是,这一品种做出的信阳毛尖茶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因为它的青叶易发芽,颜色易发枯绿,紫红,很花杂的感觉,自然做出的成品茶颜色也不会是那么的嫩绿统一,因此这种茶在当地都受到排挤。

这个旱茶树种,耐寒性很好,在信阳地区至少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一些高山茶区一些老茶园还在坚持种植,但是处境也挺尴尬。

在2003年之后,引进了很多新品,最多的是大白毫品种,福建那边过来的,这种树的原料制作出的干茶,颜色一般会越发灰白一些,毫毛很多,但是它的耐寒性很差,主要种植在低山平地上,这种茶树出芽比较早,产量也大,如果种植这种茶,会比种旱茶年收益高2~3倍,因此它是目前做信阳毛尖最常见的树种。

这个大白毫,它是一个系列,里面又分成6号7号9号,7号是最多的,种植7号比旱茶早一周左右时间就发芽,再加上龙井43,安徽1号,安徽7号等等,整个信阳茶区,它的树种非常的混乱。

信阳毛尖从今天的加工工艺来说属于细嫩型烘青绿茶,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各个厂家制作方法和书本上记载的都不一样,很多是创造的。

比如我们书记载,最传统的方式应该是鲜叶摊放,然后炒生锅,炒熟锅,出锅,摊凉,复烘,挑剔再复烘,这是正规的记载,但我们今天在当地看不到了,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挨着地,像小板凳那么高的并排相邻放三口斜立着的大铁锅,炒茶人拿着圆头长杆的大扫把,像扫地一样的,在这个锅里面转着圈的炒茶。

之后,再坐下来用手炒,理条,把它做的条形更接近于需要,之后再放到炕栏上,下面烧着木炭把它烘干。整个炒茶环节被简化了很多,虽然能看到三口锅,但基本上一个锅就出茶了,很象是六安地区炒生锅,熟锅中锅的那种简化版。

在另一家通过机器来制茶的小茶厂里,我们见到另一番景象,首先是摊凉,然后用滚筒机器杀青之后,进入风选去碎片的步骤,再进入筛选,把原料青叶分出小芽,中芽,大芽三个等级,之后再用揉捻机揉捻,再然后放到筒锅里,筒锅里面有个大扫把。

这个很有趣,它仿人工的,实用电力带动的,哗啦哗啦的这么转着圈的炒。炒成做形之后,才进入到一个顺调机理,这个机器是要把茶叶叶形顺直了,再下一步放到落地的一个斜锅里面,人手抓条进一步的塑形,在之后进到烘烤箱里面,通过30~40分钟的干燥,就算是生产完成了,等于说在信阳地区有手工,简化手工半手工,机械制茶,各种不同方法并行。

标准的信阳毛尖茶,其外形应该是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鲜亮,但实际上我们在市场会发现大量的这种茶做不到直,好多都是弯曲的,毫毛的多少也不同,色泽也呈现不同的绿,很多都是发白发灰的,香气表现,标准的应该是高爽清香,等级稍微低点儿的,也经常会是板栗香和豆香的,汤色表现好的应该是淡绿,清澈明亮,可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量的信阳毛尖茶,汤水是浑的,非常的浑浊,叶底表现应该是叶片嫩黄明亮。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这个茶非常的别扭,不是一个混乱能说清楚的,因为正品的产量非常低,而市场的需求量很大。

现在信阳毛尖的这个市场似乎是以不正宗的为主,再加上每年从贵州,四川,其他地方流进来的一些早茶,为了抢上市冒充当地产,弄得非常的混乱。

为了更好的区分和方便销售,出现了两个风格上的称呼,一个叫“小混蛋”,一个叫大青龙”.这小混蛋呢,就是指在2003年之后,来的这些大白毫树种做出的成品茶,基本上都是茶味偏寡淡,茶汤偏浑浊,但是他干茶的外形看上去很小,显芽头毫毛也多,香气滋味,有点像生的黄瓜,青草那样,微苦不耐泡比较淡,这种风格的茶,很可能是为了追求干茶看上去细小显芽,然后在低温下锅里面长时间的理条,或者过度揉捏,造成了拖毫,使得茶汤浑浊,而且的生青味明显。

那个大清浓是对路的,基本上用旱茶品种来做原料,可能会粗老一点,不一定都是芽头,可能是一芽一叶甚至一芽两叶,这个比较好喝,汤水是清的,不会那么浑浊,汤水比较厚滑,回甘也不错,板栗香的比较多一些。

整体来看,信阳尖茶算是一个失望率比较高的这么一个茶,好多制茶人销售茶的人,本着作不死就往死里作的风格,把这个茶弄得非常的乱,总之吧,一言难尽……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欢迎关注。